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总经理冯浩:用务实创新救活濒临倒闭大厂把它送上时代风口丨致敬2024经济影响力人物

发布时间:151 阅读次数:151

  一件圆领T恤衫、一条牛仔裤、一双休闲鞋,普通的着装,但发型却精心地打理过。乐观爱笑、思维清晰、声音洪亮,待人接物极有礼貌,接地气又注重细节,这是冯浩给封面新闻记者的第一印象。

  6月30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举办的“新技术•新动能•新未来”——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活动,在成都市成华区协信希尔顿酒店举行。活动上,四川英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总经理冯浩荣获“2024四川青年企业家”称号。

  3年时间,冯浩将一个所有人都不看好,停产8年,没人要且即将破产重整的企业,变成了一个产品在国内领先的好项目,也让当初所有对他不信任的人都大跌眼镜:30岁出头执掌企业,救活了一个濒临倒闭的数百人的大厂,把它送上了风头正劲的产业浪潮。

  冯浩有着自贡人拼搏奋进的精神,其父母都是四川知名民营企业家。从小耳濡目染,经商的基因自小便深深地刻在冯浩的骨子里。

  大学毕业后,冯浩进入英祥集团工作,从普通员工到营销总监,再到集团副总裁,父亲似乎有意要把他培养成接班人。但冯浩的心里,始终有一个“创业梦”,想要独闯商海,凭自己的实力,打下一片天地。

  基于家乡情怀,英祥集团董事长冯培祥决定排除万难,参与长征机床厂的破产重整。2022年,这个机会来了!但冯浩接过来的,不是一个“好项目”,而是一个多数人不看好,没愿意接手的“烫手山芋”,该企业当时状态为技术落后市场10年,完全无市场,客户和合作方因历史遗留问题都为负面,员工人心涣散,多数都在等赔偿退休状态。临危受命,冯浩出任总经理,重整企业。

  长征曾经有多辉煌?长征曾是自贡三线建设的标杆企业,曾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攻关专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省市科技攻关项目等40多项,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30多项奖项。部分产品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填补国家空白,产品远销海内外。

  曾经的辉煌,如今却像一块枷锁,牢牢地锁住人们的成见——成功了,人们会说背后有集团的影子。失败了,最大的责任,必然在总经理的肩上。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冯浩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咬咬牙,接下了这个“烂摊子”。摊子有多“烂”呢?“停产多年的房屋破败不堪、厂区里的杂草比人都高,机床厂技术、设备全部落后市场几代,下属铸造厂成品率仅40%,所有图纸几乎全是‘废纸’。”

  回忆起3年前,冯浩仍然觉得当初的“接盘”有些冒险。“所有部门都‘拉垮’,留下来的300余名职工,人人怨声载道。”冯浩说,他第一次到厂里开会,发现当时一个普通周会就开了5个小时,效率极其低下,职工们不仅怨气大,许多人还等着看笑话,“大家都不相信我一个3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能让企业起死回生。”

  “销售部8个人,平均年龄50岁以上,基本处于‘躺平’状态,每个月拿最低工资都心满意足,不想干事。”冯浩说,厂里还有个技术大牛,上班带头睡觉,从来无人敢管;他曾撂下话:你把我开了,在自贡打灯笼都找不到合适的人!“员工们还有一个普遍心理:英祥集团干房地产的,从未涉足机床行业,行不行哟?这话虽然没人说,但我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得见。”

  更要命的是,厂里停产8年,欠下数亿负债,市场口碑差到极致。“供货商都是债主,坚决不供货。有答应供货的,要现款,还要高于市场价20%,因为不相信我们这个‘老赖’。下游客户更是听到‘长征’两个字就关门,根本不让进。”

  参加展会,摆出来的产品却被同行笑话:“这是啥子年代了哟,你们这些东西过时很多年了!现在根本没人用!”

  “连朋友都跟我开玩笑:你这是在‘买彩票’哦!”刚到任的冯浩,遇到的不仅是摊子“烂”、员工的不信任、客户的闭门谢客、同行的冷嘲热讽,还有整个技术体系、供应链、生产环节、销售市场、工厂内务的疏通再造。

  面对即便是前辈都可能没遇见过的复杂状况,冯浩别无选择:“我只能背水一战,把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一个攻破。”

  冯浩做的第一件事是:向集团立下军令状——最短时间内不再靠集团输血,一年内达到收支平衡。

  接下来,他做了第二件事,学习。“所有在办公室存在的问题,到生产一线都会成为办法。”冯浩说。

  不懂技术,就问工人;不懂市场,就问销售;不懂行业,就问同行、专家。不仅如此,他还带着员工一起学习,在创业之初资金最紧张时,他舍得花4万元“巨资”让技术骨干飞到欧洲学习前沿技术。

  这名被临危受命的员工,回来后就开发出一套图纸,点燃了技术人员的热情。有人坦言:似乎看到过去那个辉煌的长征,正在一点点回来。大家也逐渐由过去的不信任,到开始相信冯浩能够改变点什么。

  “我能够改变什么?当然只有先改变自己,用我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他们。”冯浩认为,要让300多号人改变,只有以行动见真诚,以结果见变化,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于是,冯浩做了第三件事:以真诚打动客户。他大刀阔斧改革销售部,优化年龄结构、挑选销售精英,并亲自下马,当起了“1号销售员”,亲自带队跑市场。

  可现实“打脸”来得快,冯浩第一次拜访客户就吃了“闭门羹”——这家曾经的大客户、重庆一家大型机床企业,门卫一听是“长征”的,赶紧把门关了,冯浩说尽好话就是不让进。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架不住冯浩每次笑眯眯地上门、递烟,门卫师傅终于打电话通知了车间主任。

  但车间主任更不是个“省油的灯”,见面第一句话就给冯浩一记“下马威”:“你先把钱还了”。其实“老长征”欠款也才5万元,但多年积累下的不信任,让两家企业几乎成了“仇人”。

  “这样,我先给你们打个样,不收钱,你们用了满意再说,行不行?”冯浩给车间主任作出承诺。这个真诚的表态,最终给长征带来了第一次业务“破冰”——两批机床铸件送到后,车间主任对质量、交货时间等都非常满意。

  接下来,通过车间主任,他见到了企业中层、分管领导,并经常邀请对方到厂里参观、指导。没过多久,这家企业有一笔300多万的订单,急需一个半月交货,但却因数量大、难度高、时间紧,找不到愿意接单的企业。危急之时,冯浩雪中送炭,咬牙接下了单子,并且提前保质保量交了货。

  这一下,连对方董事长都感到奇怪:是哪家企业接的单?得知是曾经的“欠款大户”,董事长惊讶之余,更多是佩服!2024年,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家企业重新成为长征的大客户。更重要的是,该企业在重庆业内地位举足轻重,它重塑了长征在重庆市场的口碑和圈内的形象。

  然后,冯浩做了第四件事:改革,大刀阔斧地改革。“最重要的一步是引进人才,我们通过网上招聘和猎头公司招人,我还制定了大额现金奖励,鼓励员工推荐人才。”

  这些人才及创新,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技术团队针对航空航天头部企业开发出2040H高速龙门铣床,打开了低空经济领域市场,客户使用后非常满意。“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大的机床企业看不起这类订单,小的企业技术实力又不够,但却非常适合长征目前的定位。”冯浩说。

  看似一切都很顺利,但当初向集团定下的军令状每天都在冯浩的脑海里萦绕。“我真的是掰着指头算账,最紧张时,发完工资、缴完税金,账面上只剩不到30万元。”

  一年的时间很快到来,冯浩向集团立下的军令状“不靠集团输血,一年内连续三个月以上达到收支平衡”,最终提前一个月完成任务。

  经过3年多的努力,冯浩重塑了团队,与员工们建立起了充分信任,270余名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自2022年开始,长征以智能制造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为龙头,以高端铸造材料制造和航空航天、军工核心零部件制造为支撑,产值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员工平均年龄降低10岁,10%的骨干来自985、211,下属铸造产品成品率达到98%以上,机床产品做到了国内细分领域领先,重新建立起了一个健康、完善的技术、生产和销售体系,企业的发展回到正轨,并以加速度继续向前飞奔。

  而对冯浩个人来说,当初所有的不信任和冷眼旁观,3年后都变成了企业的一连串让他骄傲的数据。长征的老员工们,更是期待着冯浩带领企业,重现辉煌时期的“长征梦”。

  山鸡,终于开始慢慢变成凤凰。长征过去的辉煌怎样重塑?在冯浩心里,一幅未来拼图正在慢慢清晰。

  “自贡是一座老工业城市,有着深厚的工业基底。上个世纪90年代后,像长征这样的传统企业遭遇瓶颈,被迫转型求生存。而恰恰就是量变带来的质变,彰显了自贡老工业城市转型的信心和实力!”冯浩欣喜地指出,从2016年起至今,自贡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屡获国务院表扬激励并被列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17-2019年度,连续三年在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年度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正是因为自贡在老工业城市转型中所营造的大好环境和政策利好,让我们企业的发展能顺势而为。”冯浩常常在思考,以长征目前的状况,如何跟上大时代的步伐,如何融入“产业兴则自贡兴”这股历史洪流。

  “民营企业要凝心聚力做强工业、做大产业,努力在自贡高质量跨越发展中勇挑重担!”冯浩认为,自贡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是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紧抓这个机会;自贡节能环保产业发达,相关能源设备加工的需求旺盛;成渝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巨大,重庆是我们已经打开的重要市场。因此,长征的机床、铸造、精加工业务就必须瞄准这三大产业拓展市场,做时代风口上会飞的“猪”。

  2024年,自贡出台《自贡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7年)》,对未来几年全市“智改数转”做了详细部署,这引起了冯浩的关注!

  “我们迅速投入100余万元在安全和生产上,自行开发了AI智能化系统,包括排产、安全等都能实现数据化、智能化。”冯浩介绍,经过AI优化后,公司安全生产得到充分保障,“过去厂区有人偷偷抽烟,但现在有了‘火眼金睛’第一时间就会报警!”更明显的效果是,生产效率直接提升了30%以上,大大提升了产品整线交付的能力。

  “我是2012年正式入职英祥集团的,前面几年协助集团董事长负责房建板块,都是在积累、学习;3年前开始的‘长征创业’算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要感谢所经历的那些坎坷,让我从逆境中汲取营养,逐渐成长。”

  从英国留学到回集团工作,从创业之初一路走来,当初那个“少年壮志不言愁”的青年冯浩,已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和擅长解决危机的创业者、管理人。

  冯浩不仅致力于企业发展,还积极投身公益、回报社会:武汉疫情、河南、北京水灾,四川甘孜、甘肃临夏州积石山、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云南镇雄和宜宾筠连山体滑坡、贵州榕江洪灾等都第一时间积极参与捐赠。已设立22周年的“英祥奖学金”、向自贡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捐款……近5年来,他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扶危助困、自然灾害、助力教育、关爱员工等公益活动,积极组织和参与集团捐款捐物,个人捐款123万余元。

  2019年,冯浩被评为“自贡市第三届年度经济人物”;他所带领的自贡市建材家居商会被评为2019年度“四好”商会;2021年被评为自贡市关心下一代“爱心大使”;同年当选为自贡市第十六届政协委员;2023年被选举为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在采访中,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冯浩的办公室里干净整洁,唯独他所坐的是一把老式的藤椅,与周围现代化的办公用具格格不入。

  “许多来办公室的朋友和客户都笑我,说我舍不得买把好点的椅子。其实每天都在跟不同的人群打交道,我希望回到办公室,看到这把藤椅,能提醒我‘不要忘本’,也提醒我自己:遇事多思考,从共性中找出那条不一样的路。”